养殖商品龟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放养条件及前期准备
龟重量:建议选择1斤以上的龟苗进行放养。
放养时间:根据当地气候,选择进入冬季前2个月出温室。例如广东省可选择4-9月,江、浙一带可选择5-7月。
室外环境适应:刚放养时的室外环境需与温室环境相似,给龟至少3个月的外部环境适应期,减少应激反应。
天气条件:当室外水温达25℃以上时,选择连续5~6天晴朗天气时放养,保证放养后,龟能尽快适应环境。
前期准备:
放养前3天逐渐将温室的温度调节到与室外常温相同,关闭空调、恒温器等。
放养前3天不喂食。
放养前,龟池用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浸泡两天,清洗干净后放清水待养。
放养比例与密度
放养比例:建议按照公母比例1:2.5的配比,将大小、重量相似的龟放在同一龟池内。
放养密度:
5平方米以下的龟池,每平方米可以养5-6个左右。
5~15平方米的龟池,每平方米可以养殖8-9个左右。
15平方米以上的龟池,每平方米可以养殖10个左右。
喂食及管理
放养后前两天不喂食,从第三天开始根据天气情况、温度在25~32℃之间正常喂养,22-25℃之间以饲料水果为主,21℃以下不喂食让其自然过冬。
喂食量:一般龟苗可上午、下午各喂一次,喂食量为龟苗总重量的10%左右,饲料应放置在备好的喂食台上,方便龟苗取食。
喂食注意事项:
换水前后不喂。
龟苗睡觉前不喂。
换季、阴天下雨、温差过大不喂。
喂食后注意换水:每次喂食后,半小时内清除残饵,喂食后2小时内换水,换水时注意动作要轻,控制好温差,新水和脏水之间温差不宜超过2℃。
疾病预防与过冬
疾病预防:龟从温室转移到室外时,容易因为温度变化而引起感冒、肠胃炎或外伤等疾病。放养开始后,要注意观察龟的日常情况,进行健康抽检,及时对异常的龟进行处理。
过冬:第一年过冬时,注意保暖措施,避免温度过低导致龟苗死亡。
养殖方式选择
温室饲养:建饲养池,引进龟苗,将水温控制在25℃左右,短期内将龟饲养成商品龟。特点是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但投入较大。
鱼龟混养:利用现有池塘,稍加改造,套养鱼、龟,提高投饵效率,成本低,不受季节限制,风险较小。
稻田饲养:把稻田稍加改造,开挖成“田”字型沟,实行“半生态养殖”,资源优势强,渔业、农业互补。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商品龟苗的养殖成功率,降低疾病发生率,最终获得健康且生长良好的商品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