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养殖蚂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蚁窝的选择:
选择大而老熟的蚁巢,这种蚁巢中蚂蚁、卵及蛹都较多,且蚁巢老熟意味着蚂蚁本身将有分巢的趋势。
扩散时机:
为了增加蚂蚁的繁殖数量,可以将蚁巢打烂,使蚂蚁离开原巢走散,重新筑巢。散养时间应选在温度在27℃~33℃,相对湿度在66%~73%时进行,这时水源和食物都充足,有利于筑巢和分巢后繁殖。例如,江浙地区5月初可进行放蚁养殖,放蚁量为0.2~0.4窝/平方米。
湿、温度控制:
在树上的蚁巢和地下的蚁巢中休眠的蚂蚁,约在惊蛰后开始苏醒出蛰。早春气温偏低时,管理重点以防寒、保温为主。清明以后,气温逐渐升高,蚂蚁开始出巢活动,此时要保证林地的湿润,特别在气温超过35℃时,最好早晚各喷一次水。
场地选择:
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场地,蚂蚁喜欢偏干的环境,因此要保证养殖场地通风、干燥,具备充足的光线,无杂物堆放,无不良气味。场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排水良好且易于观察和维护的地方,避免在经常使用化学农药或化肥的地方设置蚁巢。
养殖设施:
可以自制饲养箱,一般可用鞋盒、食物盒或纸质箱。饲养箱中放入适量的马尾松、豆科植物秸秆等,这些材料是野生蚂蚁用来做窝的常见材料。饲养箱应密封,保留出口。
饲料投喂:
蚂蚁食性广泛,但主要以多汁甘甜水果和高蛋白嫩虫为主食,如苹果、黄粉虫等。也可以投喂小型昆虫或蚜虫。食物种类要经常变换,以免蚂蚁产生厌食现象。一般每隔3-5天投一次食,投喂量为每天0.1。
观察与管理:
盖上遮光片,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活动。定期检查蚁巢,确保没有积水,土壤排水良好且没有杂草。在蚂蚁活动的初期,可能需要更多的照顾,待蚂蚁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后,可以减少干预。
安全防范: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蚂蚁叮咬,引起过敏反应。同时,确保维持生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蚂蚁控制其他生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野外成功养殖蚂蚁。掌握这些方法后,你可以开始尝试在自然环境中养殖蚂蚁,并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