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半大鹌鹑(即育成鹌鹑)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种
选择体壮无病、食欲强的个体,公母比例一般为1:3。
雌鹑体重应在130~150克之间,雄鹑体重在120~130克之间,要求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
配种
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
交配时间以早晨和傍晚最为旺盛,交配后受精率最高。
产蛋
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孵化
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
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
育雏
进雏前彻底消毒,高锰酸钾、甲醛密闭熏蒸24小时。每立方米甲醛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育雏室必须提前五天试温生火,室内温度达到要求温度。
饲料不能太粗,1-10日龄以米粒大小为宜,洒料要薄厚适中,太薄采食困难易大批饿死,太厚又容易迷眼而造成瞎眼,厚度以0.5cm为宜,面积不能太大,洒料要远离饮水器。
饮水:1-7日龄饮凉开水,水温37℃,1日龄0.01%高锰酸钾水自由饮用一天,除杀肠道菌外,因鸟类喜红色,亦可吸引雏鹑自由饮用,饮水器型号越小越不易湿毛。2-3日龄每天饮青霉素1次,每次用量为1000只幼鹑80万单位青霉素8支。
采取平网单层育雏,由于白鹑视力差,易打堆,易湿毛,所以育雏笼只能单层育雏,并且密度越小越好,每平方米200只为宜,但要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0只,这将大大提高成活率。
饲养管理
鹌鹑的寿命一般为两年,孵化出的母鹑35天~45天开始产蛋,产蛋8个月~10个月后,产蛋量下降。因此,饲养一年以上的鹌鹑应及早淘汰。
母鹑开始产蛋后,食欲旺盛,必须供足优质饲料。粗蛋白质一般应占饲料28%左右。鹌鹑一年中产蛋300枚以上,大量消耗钙、磷,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应饲喂配合饲料,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
场址选择
规模化养殖鹌鹑要求交通方便,远离居民点、其他畜禽场和污染源,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
水源要充足,最好是地下水,水质清洁,符合饮水卫生要求,要保证供电正常,在经常停电的地区要自备发电机。
鹑舍: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可利用闲置房屋,也可专门建设房屋,要求房屋结实整洁、通风采光保暖性能良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半大鹌鹑,提高其成活率和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