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海参怎么养殖

冬季海参养殖的关键在于管理水体环境、保持水位、适当增氧、防治病害以及适时打冰眼曝气。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措施:

合理换水

10月份以后,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次20-30厘米。

11月后换水量要在20%左右,提高水位,延缓降温。

12月后换水量降低到10%,提高水位,避免冻伤。

保持水位

冬季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位在1.5-1.8米以上,有条件的池塘可以少量多次补水,一次进水量最好不要超过池塘水量的1/5,减少水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因素。

及时增氧

结冰时要及时打冰眼,下雪则将冰面的积雪清除掉,避免海参因缺氧而受到影响。

净水和改善底质

封冰前用“底居安+底加氧”改底解毒,“碧水安”净水爽水,增加透明度,提高圈底产氧能力。

防治病害

封冰前进行池塘消毒,净化水质,防止因氨氮、亚硝酸盐升高导致海参化皮等现象。

打冰眼

立春过后,在池塘避开礁石的位置打冰眼曝气,减少化冰时环境变化过大,防止海参化冰后出现漂参、气泡病等问题。

补充有益菌

封冰前和封冰期间,投放“生态宝”等有益菌,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为海参创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扫雪和防冰下缺氧

大雪覆盖冰面时,适当扫雪,保持水体的光照面积和温度,减少圈面的积雪对海参生长环境的影响。

适时投苗

秋季投苗宜早不宜晚,尽量在十月份完成,水温低于8℃时应停止投苗,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的参苗。

观察和管理

封冰后定期巡视池塘,观察海参的摄食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海参在冬季的生存率和生长质量,确保养殖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