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清塘的步骤如下:
清淤
干法清淤:在晒塘后进行,等塘底晒成龟裂后将表层泥土移除,注意不要将塘泥堆放在塘堤上,以免被雨水冲回原塘。
湿法清淤:在捕鱼后保持20厘米左右的水位,将底泥搅起后连水带泥一起排到塘外,重复几次;或者将塘水排干,用高压水枪冲刷池底,再将泥水排到塘外。
晒塘
清淤工作完成后,进行晒塘,期间可播下草种为以后的草食性鱼准备饵料。对于养殖虾蟹的池塘,可以种植冬季蔬菜,收获时将池塘底泥翻耕,继续晒塘,以彻底杀灭病原生物。晒塘期间种植植物有助于降低池塘肥力、改善底质环境,并增加经济效益。
清塘药物
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海因类消毒剂等。对于养虾的池塘,使用茶粕清塘效果更佳。
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提高池水pH值,杀死野杂鱼、虫卵、水生昆虫等,同时有间接施肥作用。干法清塘每亩用量为70-75千克,湿法清塘每亩用量为125-150千克。
漂白粉:用于杀菌消毒,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茶粕:具有较好的清塘效果,主要促进水中有益生物生长,但在杀灭病原微生物方面效果有限。
其他处理方法
使用吸污泵进行深度清理,确保底泥控制在10公分左右。
对堤坝和护坡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无渗漏。
消毒与解毒
清塘10-15天后,可以换水,并使用硫酸铜或硫酸锌等杀虫剂消除寄生虫隐患。
在放苗前5天,泼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消毒剂,进行消毒解毒净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清除池塘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池塘环境,为下一步的养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