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驱蚊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
驱蚊草喜阳,需要充足的阳光,但夏季中午要适当遮阴,避免暴晒导致叶面焦黄。
春秋两季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发育。
温度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5℃,温度越高,驱蚊草散发的香味越浓烈。
冬季要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10℃,以防植株受冻。
夏季当温度超过35℃时,驱蚊草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应减少浇水并避免暴晒。
浇水
驱蚊草耐旱,但怕水涝,浇水要“见干见湿”,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春秋季节是生长旺季,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夏季高温时,浇水应在早晚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冬季则应根据室内温度灵活调整浇水量,保持盆土微干。
施肥
驱蚊草对肥水的需求不高,但要保证土壤疏松肥沃。在栽种时可以在盆底土壤中混入充足的底肥,如鸡粪肥、猪粪肥或缓释肥。
生长旺盛期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幼苗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次数。
施肥时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烧根。
修剪
定期修剪驱蚊草的枝叶,保持其良好的株型和通风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开花。
二年生植株主干木质化,可进行修剪和根据个人爱好随意造型。
病虫害防治
管理不当容易引起根腐烂或茎叶腐烂,可喷洒白菌清或多菌灵等杀菌剂(800至1000倍液),但不可频繁喷洒。
繁殖
驱蚊草通常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可在春季进行,将种子播入细沙土中,保持室温20℃左右,约1个月即可发芽。扦插可在春秋两季进行,将长势良好的枝条剪成10cm左右的小段,插入潮湿土壤中,保持土壤微潮,直到插穗生根成活。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养殖驱蚊草,使其健康生长并发挥其驱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