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地怎么养殖对虾

在盐碱地养殖对虾,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对虾能够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筛选池

清除渗水池中的杂物、毒饵和沉淀物,以提高对虾的养殖环境。

构架网箱

设置网箱以方便管理和控制,降低虾苗的损失率,增加虾房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便于管理。

宽槽调解

将渗水中的水分去掉后进行宽槽调解,以控制水质,增加对虾的舒适度。

加药浸泡

对虾苗进行药浸泡处理,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药物投放量需根据虾池中虫苗的数量和虾池的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投放蝌蚪

在虾苗生长的过程中,放入小型鱼类类别中成长的蝌蚪作为食物来源。若放入相对成熟的虾苗,可能会导致虾苗间相互攻击,增加死亡率。

实时监测

对虾苗生长环境中的温度、酸度、盐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加强日常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遵循虾苗生长的规律,掌握虾房的生产运作情况,便于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虾池条件

选择面积6-8亩、水深最大可达1.8米、底部平整、无或少淤泥、四周坡度为1:3、保水性好的池塘。四周水源无污染,渗出水的盐度在10‰-15‰之间。

清塘消毒

冬季将池塘晒干后用药物清塘,然后进满水至春季使用。使用氯制剂如二氧化氯、漂粉精等充分消毒,彻底杀灭致病菌和敌害生物。调节PH值和氨氮,使水质理化指标达标后再进行肥水。

水质培育

清塘后10天,加入一部分黄河水,使水深达到0.7米,进水处用60目筛绢网袋过滤。保持水质肥度,有充分的浮游生物,以便虾苗入池后能准时吃到适口饵料。

虾苗放养

在5月中旬,每亩水面施氧化钾50公斤,待天气晴朗、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放养虾苗。放养时将充氧袋在水中浸一刻钟,调温差在2℃以内,逐步将苗放至池塘中,每亩池塘放养量为2.5万尾。

投饵

每隔7天添加新水一次,每次进水量不超过10厘米;之后每隔15天添加新奇黄河水一次,每次进水量不超过30厘米。20天后,用网捕检查虾的生长状况,统计饱胃率,若饱胃率在70%以下,则应及时投喂饵料。

苗种选择和放养密度

选择健壮的虾苗,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池塘条件而定,条件好时放养密度一般在60000尾/亩至80000尾/亩;条件一般时控制在30000尾/亩至40000尾/亩。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在盐碱地成功养殖对虾,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