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银鱼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条件
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
单池面积0.2~0.3公顷,套养池面积0.3~0.6公顷,池深2米以上,底泥厚0.2米,池周有适量水草。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水温20-30摄氏度之间,PH值6.5-8.0之间,溶解氧大于5mg/L,氨氮小于0.02mg/L,水质清澈透明。
定期清理水质,保持水的清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和改善水域环境。
种苗培育
准备种苗放养池,将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适当翻动底泥表层后,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水。
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放养前池水深0.6米。
种苗来源: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体,进行人工受精和授精,获得受精卵,在室内静水孵化,孵化率较高。
放养方法
在卵胚胎期放养效果比鱼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667平方米放2万粒受精卵,9月-10月可捕获大银鱼30公斤。
池水深以1米-1.5米为宜,避免过深的水域导致银鱼游泳困难。
饲养管理
成鱼养殖:成鱼生长能力强,长速快,需经常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使用腐熟的农家发酵肥,控制好投放用量,根据水质及养殖数量适当调整。
防止浮头:银鱼对溶氧要求高,需定期检查水质,及时增氧,防止浮头现象发生。浮头严重时减少施肥量,避免浮游生物过多。
饲料投喂:银鱼食性会发生变化,从枝角类等素食饲料逐渐转换为肉食性饲料。当大多数银鱼体长接近0.8-1厘米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虾,促进生长。注意控制鱼虾数量,防止过密。
疾病防治
注意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证养殖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银鱼,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