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和泥鳅的混养是一种有效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饲料成本。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准备养殖田
选择排灌方便、保水好的水稻田,加固田埂防止泥鳅逃跑。
底部淤泥较多,腐殖质含量高,有利于田螺和泥鳅的生存。
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准备好,并覆盖网纱防止敌害进入。
选种
田螺:最好在田中收集野螺,集中养殖。
泥鳅:选择颜色正常、有光泽、个头大、有活力的泥鳅,也可以捕捞野生泥鳅放养。
放养
放养密度:一亩田放养5厘米左右的泥鳅8000尾,田螺1500到2000只。
消毒:放养前田螺和泥鳅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杀菌。
饲料:放养头三天不喂食饲料,后期观察水中有无自然食物,不够再投放一些豆浆之类的饲料。田螺产下的螺狮卵是泥鳅的主要饲料,田螺也可以吃泥鳅的排泄物,形成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
饲喂
泥鳅的主要食物包括水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水生植物等,田螺的卵也是重要饲料。
可以人工投喂蔬菜、粮食、骨粉、鱼粉等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管理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位稳定。
疾病防治:注意观察泥鳅和田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防逃:防止泥鳅和田螺逃跑,确保养殖效果。
收获
养殖8~10个月后,泥鳅和田螺均可收获。一般每亩可收获泥鳅2000~2500公斤,田螺3500~4000公斤。
建议
养殖密度: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调整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养殖效果下降。
饲料选择: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减少化学饲料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益。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水质和泥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养殖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实现田螺和泥鳅的高效混养,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