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养殖银耳的方法主要有瓶栽法和袋栽法两种。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瓶栽法

准备培养料

将锯木柴留下的阔叶树新鲜木屑、棉籽壳、米糠、麦麸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蔗糖、石膏和多菌灵。

按照每10斤锯末或棉籽壳加2斤米糠或麦麸,加蔗糖2两,石膏2两,加20克多菌灵,加5斤水搅拌均匀后装袋。

装料时要装紧压实,使用蒸笼蒸栽培料8~10小时。

接种

蒸好的栽培袋在散热后,使用开水煮过的剪刀在袋上打4个等距离的孔穴。

取两粒蚕豆大小的银耳菌种,在蒸气上快速放入孔穴内,并使用透明宽胶带密封孔穴。

接种过程需要两人合作,速度要快,避免杂菌污染。

发菌

将接好种的银耳栽培袋放置在20℃的干净房子里,发菌30天,直到菌丝长满全袋。

出耳管理

当接种口处有白色菌团凸起时,掀掉胶带,4~5天后开始每天早晚用喷雾器在银耳蕾表面喷轻雾,直至采摘。

袋栽法

准备培养料

使用17×33厘米或15×30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薄膜袋。

装料时先将塑料袋底的二个角向内塞,使装料后袋底平稳,装料量为袋高的五分之三,袋口套颈圈,用棉花塞袋口。

培养料配方可以是83%的棉籽壳,15%的麦麸,2%的石膏,加水搅拌后装袋,然后进行灭菌和接种。

接种

按照常规方法在袋上打孔,接种银耳菌种,然后密封袋口。

发菌

将接种后的栽培袋放置在22-25℃下培养40~45天,直到菌丝长满全袋。

出耳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并加强通风和光照,刺激原基分化。

当菌丝长满袋后,解开绑扎一端,增加湿度到85%,通风时间一次半个小时,20天左右出现原基,割膜,继续保持高湿度和通风,直到银耳成熟。

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

银耳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

湿度控制:

银耳喜湿,不同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通风:

银耳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高湿度不通风导致子实体生长不良。

光照:

银耳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消毒:

在制作培养料和接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管理:

在银耳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和管理,及时喷水、调整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家中成功养殖银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