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鸭蛋小的鸭子,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成熟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的蛋鸭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康贝尔鸭等,这些品种通常产蛋性能较好。
精心选雏
选择出壳准时、体质健壮、大小均匀的雏鸭,避免选择腹大突脐、行动迟钝、瞎眼、跛脚、畸形、体重过轻的雏鸭,这些雏鸭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也较慢。
合理饲养密度
根据蛋鸭的周龄调整饲养密度,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20~25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雏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每个围栏以饲养100~200只为宜。
控制温度和光照
1~3日龄鸭舍温度保持在32~30℃,室温24℃,4日龄后每天降温1℃,28日龄后降至18℃,冬季舍温保持在10℃以上。光照方面,1~3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夜间熄灯1小时,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直到自然光照,产蛋期每天保证16~17小时光照,强度为5~8lx。
饲料和营养
选择优质饲料,特别在产蛋期,要保证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可以使用添加有黄芪多糖或雏宝等增强抵抗力的饲料。
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蝌蚪、昆虫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有助于提高蛋鸭的健康状况和产蛋质量。
保持鸭舍卫生
定期清理鸭舍,更换垫草,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在鸭舍靠墙一边设产蛋箱,垫上新鲜软稻草,训练母鸭在产蛋箱产蛋,并勤捡蛋,保持蛋的清洁。
疾病防治
定期对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治疗,确保蛋鸭健康。
管理其他细节
观察鸭子的体重和产蛋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饲养管理方法。保持鸭舍环境安静,避免应激,确保鸭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鸭蛋的大小和产量,同时保证蛋鸭的健康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