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跳跳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地选择和建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地方建造养殖池。养殖池应分成休息区、喂食区等不同部分,并在休息区种植植物供青蛙乘凉。
养殖池周围要用塑料网围起来,防止青蛙逃脱。养殖池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但要注意留有查看通道和管理方便。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避免水质恶化影响青蛙生长。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每天照射12小时左右。
在喂食过程中,要确保食物新鲜、营养均衡,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饲料。
饲料选择和投喂
幼蛙饲料分为活体饲料和死饲料两大类。活体饲料包括黄粉虫、蝇蛆、蚯蚓、蜗牛、飞蛾、昆虫、小鱼虾等;死饲料包括蚕蛹、猪肺、猪肝、家禽内脏、碎肉、鱼块和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等。
投喂方法要合理,活饲料可直接放在食台上,死饲料需要先进行驯食,使其适应静态饲料。驯食方法包括拌虫驯食、抛食驯食、滴水驯食和震动驯食等。
饲养密度和管理
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调整饲养密度。幼蛙密度在50克以下时,每平方米100~200只;体蛙重量达100克时,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每平方米1只。
定期检查青蛙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
病害防治
注重环境卫生,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均衡,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减少疾病的发生。常见的病害包括蛙败血病、泡泡病、Trichodiniasis、红腿病和胃肠炎等。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蛙,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害扩散。
其他注意事项
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水温适宜。
定期清理养殖池,去除污物和死亡个体,保持环境清洁。
在蝌蚪期,特别注意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促进蝌蚪快速发育和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跳跳蛙的养殖成功率,降低病害发生率,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