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的换气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巡池:
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换水:
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
防逃:
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厘米,以防止乌鱼逃逸。
分养:
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
饲养管理:
一旦发生缺氧,要及时开增氧机。若缺氧比较严重,可采取部分水面杀灭的方法,即在池塘边2~3米的水面泼洒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
防病:
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和饲料管理,及时发现并治疗病害。
环境选择:
鱼池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逃逸,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乌鱼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