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鹅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场所的选择
选择有湖泊、河流或池塘等水域的场地,同时确保场地地势高、排水良好且背风。
鹅舍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鹅之间的应激反应和疾病传播。
鹅种的挑选
根据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鹅种,引进健康、活泼的雏鹅。
对于种鹅,应选择生长快、产蛋多、受精率高的个体。
雏鹅的饲养
雏鹅出壳后,首先提供含有葡萄糖的水和维生素,以提高成活率。
饲料以碎米加青料为主,每天喂养6到8次,白天4到5次,晚上2到3次,避免过度喂食。
保持饲养盘和饮水器的清洁卫生,每次喂食后对饲养盘进行消毒。
育成鹅的饲养
雏鹅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逐渐增加饲料中精料的比例,减少青料。
在天气炎热时,可以使用细沙垫在栏内,防止雏鹅过热。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鹅群健康。
放养管理
雏鹅在出壳后3到5天即可在草场上放养,吃食嫩草,减少喂食。
15天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
在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可以在户外晒太阳和洗澡,增强体质。
疾病防治
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合理安排疫苗免疫接种。
发现疾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环境控制
保持鹅舍干燥、清洁,定期更换窝棚垫草。
在窝棚周围铺设防水材料,如沥青或塑料膜,防止雨水渗透。
设置通风设备,如风扇或排气管道,保持空气流通和干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矮脚鹅,确保其健康成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