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蛐蛐的养殖方法如下:
容器选择
选择陶制的小罐子或较大的容器,底部放一些土并压平,喷水打湿。
容器应放置在通风和阴暗的地方,避免太阳光直射。
饲料管理
每天喂食三次,可选择馒头块、米饭粒、玉米粒、花生、瓜子、青豆等。
人工饲料可选用大豆粉、粗麦粉、玉米粉、脱脂奶粉、肝粉、干酵母等按比例混合。
喂食时间一般集中在入夜前,白天可放置蔬菜叶等青饲料。
环境控制
蛐蛐喜阴凉,温度高于25℃时需喷水保湿。
饲养笼内可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作为自然饲料。
笼中应保持透气性和湿润,但避免过于潮湿。
繁殖管理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交配后产卵于地面,笼内植物秸秆可作为卵的覆盖物。
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可见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日常管理
定期清理饲养环境,清除剩饭和粪便,保持干燥通风。
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蛐蛐死亡,应及时排水。
每日光照时间12小时,若虫发育期可缩短,自然光照时间不足时,应加灯光补充。
养殖设备
可采用大笼饲养,笼下沿一米外构筑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侵入。
铁笼大小控制在1.5×1×0.5米左右,一个箱子的养殖数量在500只左右。
温度和湿度控制
饲养温度在25℃左右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蛐蛐的生长。
控制湿度在50%左右,可使用30厘米的灯泡照射,以保持干湿度平衡。
寿命管理
蟋蟀寿命不过百日,需每日计算并清理咽气的蟋蟀,防止卫生污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东北蛐蛐,并确保它们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