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棚的采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优化:

建材选择与处理

使用8号镀锌铁丝绷紧棚面,以节省建材并减少遮光。

选用无滴膜或聚乙烯膜作为棚膜,以减少水滴对光线的遮挡。

对建材和墙进行涂白处理,增加反射光,延长使用年限。

适当增加大棚高度,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

根据大棚使用时间和生产目的调节棚面角度。春秋两季栽培时,棚面角度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光线分布均匀;冬季要求棚面角度大些(25°左右),棚面起拱,以利采光。

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时,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减少互相遮挡现象。同一种作物移栽时,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减少株间遮光。同时,以南北向做畦定植,使之尽量接受阳光。

棚宽和后坡宽

冬季生产时,棚宽6-6.5米,后坡水平距离0.8-1米,以利采光和保温。

春秋生产时,棚宽8-9米,后坡水平距离0.5-0.7米或去掉后坡。

保持棚膜洁净

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要经常打扫和清洗棚膜,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以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

合理揭盖草帘

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适当提早揭去保温用的草帘和延迟盖帘,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采光量。一般太阳出来后0.5~1小时揭帘,太阳落山前半小时再盖帘。在阴雨天里,也要适当揭帘,充分利用太阳的散射光。

设置反光幕

将宽2米、长3米的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大棚内北侧,使之垂直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温提高3℃~4℃。

合理布局

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时,应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使植株高矮错落有序,减少互相遮挡现象。同一种蔬菜移栽时,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减少株间遮光。同时,以南北向做畦定植,使之尽量接受阳光。

选用高质量薄膜

使用无滴、抗老化、透光率高、不易污染、拉力强的薄膜,减少透光率损失。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大棚的采光效果,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