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龙虾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水深1~1.5米,坡比1:2.5。池塘底部平坦,坡土表面坚硬,保水性好,易于治理。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物,进排水方便,并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修建进水渠和排水渠。
养殖设施还包括防逃设施,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在塘脊周围用竹桩以防逃逸。
放养准备
春季放养:在3—4月份放养2~4 cm的小龙虾幼虾,每亩放养1.5万~2.0万尾。
夏季放养:在7月中下旬放养幼虾,规格在0.8 cm以上,每亩放养3-4万尾。
秋季放养:在8月中旬至9月放养半成虾苗,规格在1.2cm左右,每亩放养2.5-3万只;虾种规格在2.5-3cm左右,每亩放养1.5-2万只。
冬春放养:在12月或次年3-4月放养当年未上市的小龙虾,每公斤幼虾100-200只,每亩1.5-2万只。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清洁,无污染,含氧丰富。定期进行水质净化,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
控制水温在15度-28度之间,低于10度减少饲料投放,高于28度进行换水降温。
饲料投喂
饲料以植物为主,适当添加小鱼虾、碎的螺丝壳和动物内脏。日投喂2次,分别在7:00—9:00和17:00—18:00,投饲量占全天的60%~70%。
根据天气、水温变化和小龙虾活动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水草移植与管护
移植复合型水草,包括沉水性植物(如伊乐藻)和漂浮植物(如水花生),为小龙虾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及时加深池水,割掉过长的伊乐藻,使藻体始终没在水下一定距离。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池塘,发现损坏及时修复,保持池塘清洁,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池塘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防逃措施
沿水池埂外围用石棉瓦、花绸布、塑料薄膜或钢纱网等建立防逃墙,防止龙虾逃逸。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龙虾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