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栽植时间
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3月份,此时气温回暖,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法桐的生长发育。
栽植方法
栽植时,掘苗根系要保证不低于胸径的10~12倍。胸径5cm以上的大苗移栽,栽前可在3~3.5m高处定干,把以上枝条全部抹去。锯口涂防腐剂,用白调合漆、石灰乳均可。栽后立即浇透水1遍,然后每隔7天浇1次,浇足浇透,连浇3~4遍,浇后中耕、松土。秋季每株施有机肥50~75kg,踏实、浇水,树干基部培土进行防寒越冬。
土壤管理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至3%,透气透水性能好的土壤。坑底放入腐熟的有机肥后再加入20厘米厚的熟土,使其充分混合,以免烧根。如果天气干旱,把栽植坑灌满水,水渗干后再栽植。法桐通常带土球栽植,深埋后不易发根,因此宜浅栽,通常以原苗木的根际线与地面相平或高出1厘米至2厘米为佳。
浇水与施肥
栽后5天至7天浇水,法桐成活后,无须经常灌水,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发芽前浇第一遍水。5月份,如天气干旱,可浇第二遍水,以利于法桐的生长发育。雨季,可视天气情况浇水。法桐耐旱怕涝,阴雨天时要注意排涝。施肥在春秋两季,在树冠外围,用环状施肥法或打洞的方法,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施后浇水。每年施肥1~2次,过多施肥可能对树木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修剪与整形
树形选择:法桐具有通直的主干,枝条开展,通常用阔大的自然形树冠。作行道树时,整形方式一般采用杯状形,若上方无架空线也可采用开心形,作庭荫树时,以自然直干形或多主枝形为主。整形修剪:在第2年的冬季定干,树高3~3.5m处剪去梢部,将分枝点以下主干上的侧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后,选留3~5个处在分支附近、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对主枝留50~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尽量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发后各选留2个3级侧枝斜向生长,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杯状形行道树栽植后,4~5年内应继续进行修剪,方法与苗期相同,直至树冠具备4~5级侧枝时为止。以后每年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修剪。
病虫害防治
危害法桐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点蠹蛾和褐边绿剌蛾等害虫。夏季高温干旱的年份,当年生苗或新移栽的苗,茎基部易灼伤而使病菌侵入,雨后易发生腐烂病。夏季可设遮阴棚或用波尔多液防治。害虫主要是蛴螬。定期检查树木的叶片和枝干,发现病虫害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常见病害包括白粉病、锈病、黄化病等,可使用环保的植物保护剂进行防治,注意选择适合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常见虫害包括木虱、树袋娥、星天牛等,可使用针对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如10%蚍虫啉乳油或242%万灵水剂喷雾。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干燥环境,有助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防寒保暖
在冬季,要对法桐进行防寒保暖措施,如树干包裹、根部培土等,以防止其受到低温的冻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法桐,使其健康生长,并形成优美的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