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怎么育肥养殖

河蟹的育肥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有效积温

水位管理:晴好天气适当降低水位至60至70厘米,以增强池塘底层积温;阴雨天气加深水位至80至100厘米,防止水温降幅过快。

水草控制:合理控制水草密度,水草覆盖率超过40%的塘口应拉草带,设有草区与无草区,露头的水草要割去,控制在水面以下20至30厘米。

合理肥水

补充有机肥料:通过补充有益菌进行分解利用,变成藻类和水草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补充硅酸钙镁磷肥和矿源黄腐酸钾:培肥水质,促进藻类和水草生长,满足河蟹对微量元素、维生素、花青素、纤维素等营养需求。

加强饵料管理

荤素搭配:河蟹育肥期对营养的需求明显加大,食欲大增。养殖户要加强饵料的投喂,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供应充足、不留残饵。

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约占日投喂量的70%,玉米等辅料约占日投喂量的30%。为了增强河蟹食欲,提高河蟹品质,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E或虾青素。

保持水质优良

勤换新水:保持池水的透明度,一般蟹池深度要在35厘米以上。换水最好在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前进行,不但可以改善水质,还可以使河蟹脱壳整齐、顺利。以后每10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总量的30%。

定期增氧改底:根据水质情况,每1~3天在午后天气温暖时,把池中的水换去1/5~1/3。使用“弧克”等消毒剂,安全高效地预防疾病。

保护体质健康

疾病预防:河蟹育肥期对病虫害预防要坚持不懈,特别是对纤毛虫病的预防,要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在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后10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全池泼洒1次,同时可以在饲料里添加防病治病的蟹用药物拌饵喂食,连喂5天~7天。

饲料管理

高蛋白高脂肪饲料:投喂高蛋白高脂肪,富含虾青素的优质大品牌红膏料,促进螃蟹快速育肥——体肥膏满。保持蟹塘饲料足量投喂——兴化模式3-4斤每亩。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河蟹的育肥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