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鱼类的养殖方法多样,包括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河道养殖、湖泊养殖、网箱养殖、围网栏养和工厂化养鱼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
清塘: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然后注入新水。
放养: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种,在5月中下旬投放,放养量为500~800尾/亩,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消毒。
投喂:放养后即开始驯化投喂,采用一定响声建立条件反射信号,诱导鱼类上浮抢食。养成阶段饵料一般以冰冻上层鱼为主,并辅以粉状配合饵料。
网箱养殖
场地选择:选择水质肥沃、溶氧充足的水域,如湖泊、水库等。网箱规格与设置要合理,网箱面积与水域面积之比一般为1:1000。
鱼种放养:选择优质鱼种,放养密度根据水域条件和技术确定。鱼种放养前先圈养在池塘中的围网内暂养2~3星期,然后再放养。
饲料投喂:除了水中鱼所食用的天然饵料外,还需辅助食用一些青饲料、精饲料等,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进行投喂。
水质管理
保证水质:创设良好的养殖环境,掌握水质变化特点,通过人为因素改善水环境,保证鱼的产量。
科学使用肥料和饲料:补充养殖水体缺乏的各种营养物质,促进鱼类繁殖,满足鱼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位的稳定,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如EM菌、芽孢杆菌等。
疾病防治
鱼苗培育:鱼苗下塘前进行清塘消毒,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确定。
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捞除敌害和杂物。定期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类的体质。
其他注意事项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所:根据经济鱼类的习性选择合适的水域,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合理控制密度:根据养殖水体的大小和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增氧设备:大量养殖的一定要准备增氧设备,保证氧气充足。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经济鱼类的养殖效益和成功率。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养殖环境和鱼种特性,灵活调整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