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养殖中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使用场景:给鱼缸消毒或鱼体检疫。
方法:在没有鱼的情况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使水体发红,甚至浓度更高一些,特别是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器具如水泵、水管等。对于新鱼检疫,则用量较低,只需使水微红即可。
盐杀菌
使用场景:突发情况下,没有合适的杀菌药时。
方法:使用3%~5%的盐水浸浴10~15分钟,可以预防烂鳃病、指环虫等。
二氧化氯消毒
使用场景:适用于没有鱼和水草的情况,或者需要全面消毒。
方法:使用二氧化氯泡腾片,一般包装为1吨水两片,按照说明书使用,消毒后需开启爆氧过滤以清除氯气。
生石灰消毒
使用场景:鱼种落塘、分塘、转塘、大水面放养前。
方法:干塘消毒时,全池干撒生石灰(100—200斤/亩),调节底部酸碱度并杀灭细菌虫卵。带水消毒则是将生石灰(300—400斤/亩)化水后全池泼洒。
优碘+硫醚沙星泼洒
使用场景:放苗后,防治水霉。
方法:放苗后第二天使用优碘+硫醚沙星(3亩/组)全池泼洒,必要时3天后重复一次。
建议
定期消毒:定期对鱼缸和器具进行消毒,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后,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消毒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避免滥用药物。
注意浓度和时间:使用消毒剂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推荐浓度进行,避免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对鱼造成损害。
消毒后的处理:消毒后应及时开启过滤系统,确保水体中的药物残留量降至安全范围。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保障活鱼养殖的健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