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鸟蛋怎么养殖

养殖鸵鸟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产蛋期管理

观察与接蛋:分管技术员要掌握鸵鸟开产期,备好消毒的塑料袋或毛巾。在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并开始产蛋,接蛋人员要迅速用毛巾接蛋,同时避免雄鸟攻击。接蛋时要确保蛋是洁净湿润的,并及时送熏蒸室消毒。

种蛋选择:合格的种蛋表面应无泥土、粪便等污物,重量约1.5千克,直径在12-14厘米之间,颜色以乳白色或米黄色为佳。过长、过圆、畸形或扁形的鸟蛋孵化率低,应予以剔除。

种蛋保存:种蛋采集后应大头朝上或倾斜放置,储存不超过4天应保持温度在16-18℃,超过4天则控制在13℃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储存不超过7天不需要翻蛋。

饲养管理

饲喂方法:鸵鸟是杂食动物,消化功能好,能在粗纤维中摄取能量。饲料应定时定量,每天清晨进行运动后饲喂,饲喂顺序为先粗后精,精饲料喂量每只控制在1.5千克左右,以防过肥。

饲料营养: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青饲料自由采食。特别要注意种鸟对钙的摄入,饲料中要添加足够的钙磷,栏舍内可设置饲喂骨粉的食槽。

分群管理:雌鸵鸟在24-30月龄性成熟,雄鸵鸟在36月龄性成熟。性成熟前可大群饲养,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每组4只(1雄3雌),分群工作一般在傍晚进行。

运动场管理:鸵鸟体型大,需要足够大的运动场面积,每组约需1500平方米,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杂物,防止病原体传播。

孵化

孵化方法:鸵鸟蛋的孵化时间约为4周,孵化期间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湿度保持在80%-85%。可以采用人工孵化方式提高孵化率。

雏鸟护理

雏鸟转移:雏鸟出生后应立即转移到保温室或保温箱内,保持温度在28℃-30℃之间。

饲料与护理:雏鸟在1周龄左右开始进食,应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注意保持养殖场地和鸟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废弃物,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防疫措施

制定防疫计划:定期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确保鸵鸟健康,提高繁殖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鸵鸟蛋,并提高孵化率和雏鸟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