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殖活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投喂管理
不宜过早停料:过早停料会导致越冬鱼(尤其是鱼苗)营养流失较大,死亡率升高。因此,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以维持鱼体体质,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
调整投喂时间:深秋及冬季投食时间可稍迟一点,一般在7—8时左右,寒冬季节甚至可延迟到10时前后投喂。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鱼群觅食明显,也应在下午3时左右少量投食。
降低投喂量:当鱼池水温在0℃-4℃时,要降低投喂量,一周投喂1次或停止投喂。春季融冰后,水温在5℃以上时,要逐步恢复投喂,适当拌饵投喂多维、多糖等,提高鱼体免疫力。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指标:定期检查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pH值在7-8.5,透明度在40-50厘米。
保持适当水位:冬季一般金鱼都进入休眠期,最好浅水饲养,换水别太勤,应以“老水”为主。少换水是保持水温的办法之一,一般1个月换水1次,2-3天清污1次。
增强过滤和环境卫生:饲养鱼宝宝的鱼缸,要注意增强过滤,但要避免水流过大而冲击到鱼苗;还要适当减少换水次数,避免水温水质骤变;同时注意保持鱼缸环境卫生。
底质管理
定期清理底质:冬季鱼类主要在水体下层活动,如果底质差、有害物质积累过多,会导致鱼类无法潜下水底,在上层水体活动容易导致鱼体冻伤,引发水霉等病害。
疾病防控
防病保健康:饲料配方中适当加入免疫增强剂并及时观察并处理好越冬期间常见病,如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保温措施:冬季饲养鱼宝宝需要给它们提供一个温暖恒定的生长环境,例如要注意加盖保温,适当增氧,避免灯光长期刺激,保持水温恒定和水质良好。
其他管理
适当换水:根据水的浑浊程度进行换水,如果水容易浑浊,就适当提高换水频率,如果水比较澄澈,就适当降低换水频率,为了维持水温平衡,每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使用加热棒:如果温度太低,还要注意保温,尤其是养热带鱼的话,水温不能低于20℃。另外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养殖活鱼的成活率,确保鱼类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