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造林地选择
选择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带的平地或坡度小于25度的山地,土壤厚度A+B层大于30厘米的微酸性砂壤土。
整地
采用拉线定点穴状整地,株行距3米×3米,穴径80厘米,深40厘米。整地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到土壤封冻前结束。
苗木选择
选用7~9年苗龄的红松,并且经过两次换床的实生苗木。苗木标准为:地径大于0.8厘米,苗高大于35厘米,主根长大于20厘米,侧根系大于20条。要求主干通直,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主根、侧根系、主干、侧枝无损伤。
起苗及包装
在栽植前7天内起苗,将选好苗木的根系填充上湿润的稻草或用生根粉和吸水剂浸湿,再用塑料袋分别将根和树冠包严,放置潮湿、庇荫、凉爽的地方备用。
栽植
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时进行。解除苗木包装,撤除苗木根部包装物,将苗木栽植在已做好的穴中,根系要舒展,扶正苗木,同时均匀施入每穴0.25公斤的硝氨、磷肥料,分层填土,用脚踏实,浇透水,再盖上2厘米厚的树叶或杂草进行保墒。
幼林抚育
红松大苗栽植完后,在距苗木50厘米以外的行间间作高粱或玉米等高杆农作物,一是可以为红松遮荫,二是红松可在农作物所施的肥料中吸取一部分营养。除草时采用人工除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田间管理
包括灌水、防鸟、除草、松土、追肥等。在种子发芽期间,床面要保持湿润,采取少灌、多次、以利种子发芽出土。对2-3年生留床苗,必须及时追肥。越冬主要是防止早春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而土壤未解冻不能供应水分的生理干旱。
苗木越冬管理
10月末、11月初,应对苗木进行越冬防寒工作。首先要灌足防冻水,再从苗床两侧步道取土将苗木覆盖(有条件可选择机械作业),不宜过薄过厚,15-20厘米左右厚度为宜,四面拍实,床面搂平,打碎土块,避免苗木裸露在外。有条件可先覆盖纱网布,再盖土。
播种
红松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变温催芽处理,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红松种子在播种,一般在3到5天就会发芽。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气候温和,符合红松的发芽生长需求。
撒种方法
撒种时防止一床的种子没有撒完一床就将种子用了的现象,床的边缘适当多撒些。撒完种要立即用木破进行镇压,把种子压人土中。压后在床面上铺2条拉紧的草绳,绳间距50 - 60 cm,而后把覆盖物均匀地撒到床面上,用木制平耙把覆盖物刮平,覆盖物以稍露草绳为度(覆盖锯末子除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红松的养殖。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红松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