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鳖的养殖主要包括温室养殖和外池养殖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温室养殖
养殖池建设
温室内的养殖池大小不宜超过10平方米,池高0.5米左右,水深20~30厘米,底部铺10~15厘米厚的细沙。
每个池角上方设置一个进水阀门,并与注水管道及热水炉相连。配备1台气泵,采用空气管道连接气泡石向养殖池水充气增氧。
消毒与准备
甲鱼苗入池前,一般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
入池密度为30~50只/米²,水温以28~32℃为宜,亚硝酸盐含量要求低于0.2毫克/升。
饲料与投喂
稚鳖饲料主要以冠源稚鳖料(粉状)为主,用水调和成软团状投喂,每天投2~3次,每天喂食量约为鳖体重的5%。
入池后1~2个月主要添加白油、多糖健壮素、维生素C(或维生素C+维生素E)及消化道保健品。之后以加得好(主要作用为诱食、保肝)为主,前期在不加保肝产品的情况下,每只添加3~4克,之后每只添加1~2克即可。
水质管理
定期使用碘制剂(每立方米水体用聚克)进行消毒,泼洒EM原液调节水质。
水质调控的重点是调控好水质,前期水质要肥,保持水色呈褐色或黄褐色;后期随着投料量的增加要注意控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外池养殖
池塘准备
外池大小养殖户可灵活确定,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底平坦、有淤泥。
在冬季放干池水,任池塘冰冻、曝晒。放养前20~30天进行池塘清整和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量为100~200公斤。
放养与管理
稚鳖先在温室饲养一段时间,规格达到30~50克时移出室外池塘自然过冬,这样的苗种体质较强,容易适应外间的池塘环境变化。
放养时一定要掌握好池塘中的水温,天气不好、温差过大时,不宜转池。
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比台湾鳖和泰国鳖都要低,而且养殖池通常需要挂上网巢,以增加水体的生态位,减少鳖互相撕咬的几率。
饲料与投喂
养殖到6个月时每万甲鱼每天喂到44斤,7个月时喂到52斤,8个月时喂到58斤。
正确的投喂方式和选择合适的饲料是关键,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软颗粒投喂更能减少饲料浪费。
总结
日本鳖的养殖需要特别注意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温室养殖和外池养殖各有优缺点,温室养殖可以控制环境条件,减少疾病发生,但成本较高;外池养殖成本较低,但管理难度较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并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