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杏鲍菇的步骤如下:

准备菇种:

选择新鲜的杏鲍菇菇种,最好是在菇农专业合作社或者合法的商家购买。

准备培养基:

杏鲍菇的培养基有多种选择,比如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秆等。根据当地资源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并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细菌。

培养基装填:

将消毒后的培养基装入袋子或容器中,每袋重量一般在1-2公斤之间。

接菇:

将杏鲍菇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量一般在2-3%左右。接种后,将菇袋或容器放入培养室或温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培育:

培养杏鲍菇的温度一般在20-28℃之间,湿度在80%左右。培养室或温室内可以采用喷雾、通风等方式来调节湿度和温度。杏鲍菇喜欢光线,因此可以增加适当的光照。

收获:

杏鲍菇的生长周期一般在20-30天之间,当菇体生长到成熟期时,可以用手轻轻拧下,不要使用刀具。收获后,将菇体清洗干净,晾干或冷藏即可食用。

环境要求:

大棚里杏鲍菇的种植,最佳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大棚内要保持适宜的光照,太强光线会导致杏鲍菇退化,甚至截断生长。在秋冬季节若温度过低,需保证棚顶检水流下。

棚架准备:

根据大棚的规模调整棚架,一般以1-2平方米的区域作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以种植30-50株菇种。

材料准备:

杏鲍菇的基料需要经过打包、消毒等处理才能使用。初次尝试种植的用户可以购买现成的培养基和种菇包,以便快速上手。

菇种接种:

在环境、棚房和基料准备完成后,进行菇种接种。接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量适当加大,以提高发菌速度和提高正品率。

培育管理:

密闭环境中的杏鲍菇需要掌握较好的通风工作,通风良好可以增加菇体表面的通风量,从而抑制病菌滋生。在保持相对湿度80%左右的情况下,要注意不要让菇体表面过于潮湿,以免引发菌类疾病。

适时采收:

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二潮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大棚中成功养殖杏鲍菇。需要注意的是,杏鲍菇的生长条件和生长周期可能会受到环境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调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