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泥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曝晒和消毒
曝晒:鳅苗入池前30天,将池塘底部晒成龟背状,消灭微生物。
消毒:使用生石灰消毒,每亩1000千克,泼洒后加注新水,一周后放养鳅苗。
鳅苗入池
密度:5到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放养100-150尾;7到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放养50-80尾。根据池塘条件适当调整放养量。
饲料配制和投喂
饲料规格:根据泥鳅规格使用不同规格的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同,鳅苗蛋白质含量高,成鳅低。
投喂:日投三次,投喂量根据泥鳅采食情况自行确定,水温高时适当增加投喂量。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20~25厘米,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
防病害: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鱼病。
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查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增氧:夏季高温时及时打开增氧设备,增加溶氧量。
进出水口分离
防止污水回流:进出水口要分离,避免残留污水影响水质。
培育天然饵料
天然饵料:可以培育水蚤、蚯蚓、蝇蛆等天然饵料,或利用玉米秸秆、稻草等制作天然饵料。
寄养育肥
寄养:泥鳅幼苗破卵后放入水不流通的天然水塘或水洼中寄养育肥,选择远离耕地、无药害残留的水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小泥鳅,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