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稻田鱼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注意日常管理。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田埂加固:将稻田堤坝加厚加高夯实,防止鱼逃跑和漏水。

设置鱼坑:在稻田内设置鱼坑,最好两块稻田中间用堤坝隔开,鱼坑用于集中养鱼,防止鱼进入稻田影响水稻生长。

安装鱼栅栏:在堤坝上设置鱼栅栏,防止鱼跳到其他稻田。

施肥:使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避免使用过多化肥,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对象

主要养殖草食性的草鱼和底栖杂食性的鲤鱼、鲫鱼等,也可少量搭配鲢鱼、鳙鱼、罗非鱼、泥鳅等。

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早稻和中稻田在整田或插秧后放鱼,晚稻田在第一次爬田结束后放鱼。

放养规格:养成商品规格的鱼种为50~200克/尾,大规格鱼种为3~5厘米夏花鱼种。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量一般为鱼类120~500尾,河蟹扣蟹5~10千克,中华鳖250~350只,夏花鱼种1000~2000尾。

投饵管理

投饵时间:一般在插秧后20~30天开始投饵,每天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一次。

投饵量:根据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而定,也可施少量粪肥或混合堆肥,繁殖天然饵料。

水位调节

不同阶段水位:抛秧后至分蘖后期水位保持在8厘米,孕穗期水位提高到16厘米,成熟期水位保持在10厘米。

防洪抗旱:大雨天及时排水,干旱时蓄水,保持水位稳定。

用药标准

选择低毒农药:稻田用药时,需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将药液喷施在茎叶上,避免对鱼群造成伤害。

日常管理

巡视田埂:经常巡视田埂及检查拦鱼网栅,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

清除杂物:及时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

堵塞鼠洞和黄鳝洞:发现田埂上的鼠洞和黄鳝洞,应随时堵塞。

捕捞

捕捞时间:在晚间放水,速度要慢,以便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稻田鱼,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