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粘土小虾(小龙虾)的关键步骤如下:
选址与土质
选择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地方建设虾池。
土质以壤土和粘土为佳,这些土壤不易漏水,有助于保持水质和肥力。
池塘建设
虾池深度应在1.5米以上,宽度在5-10米之间,长度根据地形和需要而定。
底部应平整,防止积水和淤泥积累。
进水口和排水口要设置合理,方便水体的更换和调节。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稳定,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水温控制在25-35℃之间。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及时调整水体的更换和补充。
培养诱饵
在放养前一周,用60-80目筛网过滤水,亩施基肥(发酵的牲畜粪肥)50kg或尿素5kg,以培养基础诱饵。
幼虾放养
当水温稳定在18-20°C时,可以放入幼虾,幼虾需要淡化处置一周以上,比例小于1.003即可放入虾塘。
放养前一个月,主要依靠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一个月后,喂食诱饵,补充新鲜鱼类、贝类等。
调水防病
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和底质,杀菌促进小虾脱壳生长。
日常管理
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气候变化大,容易导致缺氧,建议准备增氧机。
平时保持水质干净卫生,定期清理池塘,防止疾病的发生。
病害防治
定期泼洒抗应激剂,增强对虾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针对南美白对虾最怕的缺氧和弧菌,可以泼洒水产卫士等防治一体的药物。
捕捞管理
使用虾笼捕捞,放入密度空间较大的虾笼,过滤掉未达到售卖要求的小龙虾。
虾笼放入后需经过15个小时才能收虾,避免小龙虾死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粘土小虾,提高养殖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