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长尾公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与环境
饲养设备:与普通家鸡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干燥和通风。
温度控制:育雏期温度应控制在20~35℃之间,夜间温度适当降低。
光照:提供充足的阳光,有助于鸡的生长和健康。
湿度:育雏舍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逐步降低。
通风: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保持空气新鲜。
饲料与营养
饲料选择:可以使用普通种鸡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青细叶菜和昆虫,也可每天饲喂3~5个蚕蛹。
饮水: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先供应温开水,并逐渐减少葡萄糖和多元维生素的添加。
补饲:在放养过程中,每天补饲1~2次精料,注意观察鸡群的觅食情况。
育雏管理
育雏前准备:包括垫料、加热器具、料槽、饮水器等器具的预备和消毒。
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鸡舍半小时后饮水,2~3小时后开食,自由采食。
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要逐步调整,确保雏鸡生长适宜。
断喙与限饲
断喙:种公鸡在6~8日龄进行断喙,注意准确操作,减少应激。
限饲:从4周龄开始实施限饲方案,控制公鸡体重,避免过肥。
放养与管理
场地选择:选择环保监测认证的场地,如林地、河滩、山坡等,注意防天敌。
鸡棚舍修建:建造简易鸡棚,供鸡只休息和避风雨。
围栏与密度:围栏高度1.5米,饲养密度每亩1000~3000只。
调教与放牧:通过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方法建立条件反射,逐步延长放牧时间。
疾病预防
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在炎热多雨季节和寒冷季节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鸡群健康。
饲料与水源卫生:确保饲料和饮水清洁,防止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养殖长尾公鸡,使其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