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养殖金蝉的方法如下:

选址

选择树丛或果园附近的地形,因为金蝉需要吸取树根的汁液来生长。

场地排水性能要好,土壤湿度要适中,避免低洼积水。

选购卵枝

从正规渠道购买优质的卵枝,确保卵枝的质量和纯度。

优质的卵枝颜色鲜艳、饱满有弹性。

插入卵枝

将卵枝插入土壤中,插入深度以土壤表面不露卵枝为宜。

每亩地需要插入约200枝卵枝。

保持土壤湿度,可以使用喷雾器定期喷水保湿。

环境条件

金蝉对土壤深度的要求在30-50厘米之内,最好对着太阳的朝向,有利于防冻。

土壤要松软、透气性和排水性好,自然含水量要适中。

冬季可以在田间多种一些其他作物,以保证温度,防止冻害。

防疫准备

金蝉出土的金蝉很脆弱,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麻雀、野猫等。

尽量用物理方法解决天敌问题,必要时才使用化学方法。

金蝉不宜施药,以免农药中的有害成分对其造成伤害。

种虫管理与防疫

在金蝉出后要做好棚内防护工作,防治癞蛤蟆、麻雀和螳螂、蚂蚁等潜在危害。

金蝉羽化后有强烈的趋光性,因此需要等金蝉羽化成虫后再进入大棚。

每亩地每月养殖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粒。

采收保存种卵

在9月份采收金蝉种卵,选择细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的枝条进行采集。

将卵枝捆成小捆,平码于孵化房,经过自然处理后就可以做种使用。

孵化

孵化温度控制在30-35摄氏度,湿度保持高湿状态,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水保湿。

孵化期一般需要35天,当出虫率达到20%时,即可将金蝉带条殖种到树木根部。

殖种

离树木根部一米左右开沟,沟深30-50厘米,宽20厘米。

将金蝉幼虫及种卵殖入沟中,填平覆土,保持向阳防冻,土质要疏松、肥沃和无污染。

管理

定期检查金蝉的生长状态和环境条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保持养殖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浊。

提供充足和多样化的饵料,确保金蝉的营养均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耕地上成功养殖金蝉。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以及有效的防疫和管理措施,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