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大量养殖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选种、孵化、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以及疾病防治。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选种与配种
选择健康、活力充沛的种鹌鹑,公母比例通常为1:3。
雌鹌鹑适宜体重为130-150克,雄鹌鹑体重为120-130克。
适时配种,雌鹌鹑3-12月龄,雄鹌鹑4-6月龄。
孵化管理
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种蛋,重量约10-12克。
种蛋孵化前24小时预热至25-30℃,入孵后温度控制在38-39℃,湿度60-65%。
孵化时间约15-16天,破壳后湿度控制在80%。
饲养管理
雏鹌鹑出生后1-6天温度控制在36-37℃,7-14天34-35℃,15-24天32-33℃,之后逐渐降温。
饮水要保证清洁,破壳后24小时内开始饮水,水中加0.01%高锰酸钾。
饲料要多样化,包括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萝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并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密度控制:1-7天每平方米120-150只,7-15天80-100只,15-25天60-80只。
环境控制
鹑舍应建在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保持干燥、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
饲养室内要安装照明设备,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光照时间,特别是产蛋期。
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注意观察鹌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如白痢、球虫病等。
机械化管理
可以采用机械上料和捡蛋,减少人工劳动。
粪便可以作为高效肥料,用于农田施肥。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实现鹌鹑的大量养殖,并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