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鲈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池塘精养
池塘条件:养殖面积不宜超过5亩,水深1.5米至2米,排灌水方便,鱼池使用前需严格清塘消毒。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2000至3000尾,如有增氧措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饵料投喂:根据鱼体重量、摄食情况及水温调整投饵量,一般使用海水鱼料或普通鲈鱼料。
水质调控: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水库网箱养殖
水域利用:利用水库等大面积水域设置网箱进行养殖,充分利用水域资源。
集中管理:网箱养殖方便投料、管理和捕捞,节省人工和饲料成本。
网箱条件:设置在水域开阔、风浪较小的水库库湾中,水深在10米以上,水质优良,溶氧丰富。
放养密度:网箱养殖初始放养密度为20-40尾/平方米,池塘专养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亩,池塘混养的放养密度为30-50尾/亩。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高效利用:利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提高水资源和饲料的利用效率。
品质控制: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确保宝石鲈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混养模式
生态养殖:将宝石鲈与其他鱼类混养,利用生态互补优势提高养殖效益。
饲养管理
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池塘必须用75-80公斤/亩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网箱要用30克/立方米漂白粉消毒,杀灭病原菌,且放养前一星期下水待用。
饲料与投喂:以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粗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5%,并根据天气、水质和实际摄食量等适当调整,每天投喂2-3次,投饲应遵循“四定”原则。
日常管理:参照网箱和池塘养鱼常规管理措施,实行无公害养殖和标准化管理。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进行鱼病检查和防治。
注意事项
水温:宝石鲈的生存水温为1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1--28℃,水温降至17--18℃时摄食强度减弱,10--15℃时行动迟缓或静止于水的中下层。
溶氧: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5毫克/升以上,工厂化集约式养殖要求在3.5毫克/升以上。
水质:pH值应在5.5--8.5范围内,溶氧最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混养:建议与性情温和的其它鱼种混养,避免与凶猛鱼类混养。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宝石鲈,获得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