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鸡幼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立体笼养法
主要用于商品肉用雉鸡的育成期饲养。
饲养密度随鸡龄增大而降低,脱温后每平方米约20只,每2周疏散一次。
需降低光照强度以防啄癖。
网舍饲养法
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适合种用后备雉鸡。
脱温后转到网舍时,应剪掉主翼羽的3根,并设沙地供雉鸡自由采食和沙浴。
散养法
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进行散养。
出壳后进行断翅处理,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
雉鸡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虫采食,以及人工投放的饲料和饮水。
养殖建议
环境准备:确保鸡舍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并搭建适当的保温棚,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饲料与饮水:提供全价小鸡料,并适当添加玉米、高粱、小麦等杂粮及骨粉等。保证充足的饮水,并定期进行沙浴。
温度控制:育雏温度应控制在33-37℃,并逐渐降低至常温。注意观察雏鸡的行为和分布,及时调整温度。
密度管理:根据鸡龄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密导致生长受限。
断喙处理:为防止啄斗,可在适当时间进行断喙处理。
卫生与防疫: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并按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山鸡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