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殖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卫生消毒、观察记录、环境控制、疾病防治、饲料配方调整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
卫生消毒
在林地门口和鸡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用具,保持充足的消毒液,并定期检查添加消毒药物。
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前应更换专用洁净的衣服和鞋帽,鸡舍和场地每天清扫和消毒。
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情况,注意采食量和饮水量是否有突然增加或减少。
观察鸡的粪便颜色和形状,正常鸡的粪便软硬适中,成堆或条状,上覆盖有少量白色尿酸盐沉淀。颜色与采食饲料有关,一般呈黄褐色或灰绿色。粪便过于干硬可能说明饮水不足或饲料不当;粪便过稀可能说明饮水过多或消化不良。
注意鸡群是否有异常行为,如甩鼻、咳嗽、呼噜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啄趾、啄羽等啄癖现象。
定期清点鸡数,发现鸡数减少时查找原因,注意林地放养时由近到远逐步扩大范围,以防鸡走失。
环境控制
根据鸡群大小和林地植被情况,合理调整放养范围,避免鸡群过度集中导致植被被吃光或相互踩压。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群体过大或过小。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鸡舍的通风和保温措施,确保鸡群舒适。
疾病防治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病弱瘦小的鸡只,分析原因并进行治疗或淘汰。
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诊治。
饲料配方调整
根据鸡群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
在产蛋前通过分群、饲喂控制、补料数量、饲料营养水平、光照管理和异性刺激等方法,调整体重,使鸡群开产时基本达到本品种要求体重。
在产蛋期,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确保鸡群的健康产蛋。
设施准备
在鸡舍和林地活动区设置产蛋箱,减少鸡蛋丢失并保持蛋壳洁净。
搭建稳固的鸡舍,具有良好的防风避雨能力,并配备足够的投喂饲料和饮水设备。
培训与管理
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方法。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林地养殖的效率和鸡群的健康水平,确保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