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鲈鱼(通常指的是加州鲈鱼)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鱼塘混养和鱼塘主养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鱼塘混养

混养优势

清除鱼塘中的野杂鱼虾、水生昆虫和底栖生物,减少对放养品种的影响。

增加加州鲈鱼的收入,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

放养密度

每亩鱼塘放养30—40尾鱼种,无需另投饲料,年底可收获15—20公斤加州鲈成鱼。

若鱼塘条件适宜,野杂鱼多,混养密度可适当加大,但不要同时混养黑鱼、鳗鲡等肉食性鱼类。

混养注意事项

池水不能太肥。

放养量要适当。

混养初期,主养品种规格要大于鲈鱼规格三倍以上。

加州鲈鱼特别是幼鱼对农药较为敏感,防治鱼病和施放农药要注意。

鱼塘主养

鱼塘要求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米以上,水质良好,无污染,通风透光,底质为壤土。

面积不宜过大,以1—2亩为宜,配备增氧机。

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投放加州鲈鱼苗4000—5000尾,条件、设备好的鱼塘可放到5000—6000尾。

适当混养鲢、鳙、草、鳊鱼,帮助清理饲料残渣、调节水质。

饲料投喂

加州鲈鱼对蛋白质要求较高,要求饲料含粗蛋白45—50%。

生产上可投喂鳗鱼饲料、下杂鱼肉浆混入适量花生麸、豆饼、玉米粉、配合饲料(鱼粉60%、生麸10%、麦粉或玉米粉25%,酵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5%)。

投饵通常分上、下午各投一次,水温在20—25℃时,日投饵量为鱼重10—15%,但要视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

日常管理

每日都要巡视养鱼池,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避免池水过于混浊或肥沃,透明度以30厘米为宜。

严格防止农药、公害物质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鱼死亡,尤其是幼鱼对农药极为敏感。

投饲量要适当,切忌过多或不足,同时要避免长期使用单一饲料,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正常的营养要求。

及时分级分疏,约2个月一次,把同一规格的鱼同池放养,避免大鱼吃小鱼。分养工作应在天气良好的早晨进行,切忌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分养。

捕捞储存

加州鲈鱼出售活鱼,价值较高,为保证运输过程中鲈鱼的成活率,捕捞时操作要格外小心。

捕捞前,要适当降些水位,再用疏网慢拉捕鱼。

捕鱼前,还要准备一进水量大而且排水容易的蓄养池,把捕起上市的鱼先在蓄养池中暂养1—2天,排净肚内食物,然后再运输到各地销售。

运输时的水温最好降到17—18℃,用大型塑料袋充氧运输或鱼桶打水增氧运输。长途运输时还需准备冰块,放入小塑料袋中,置于容器旁,以降低并稳定水温,减少因温度升高而死鱼。

小池精养

养殖场地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地形稍倾斜,利于排水。

日光充足,通风良好。

底质以壤土为宜,上可铺沙。

无公害污物、污水进入。

养殖池面积

不宜过大,以50—100平方米为宜,土堤或水泥堤均可,但池底质以土质为宜。

排灌水口要相对而设,并加设防逃装置。

如果放养密度大,还要安置增氧机。

若放养的鱼苗较小,还应在池面加设鱼网,防止鸟害。

鱼苗放养

放养量视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