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虾的养殖方法如下:
设计养殖方法
白虾适合在淡水、海水混合或海水中养殖,最佳水温为22-28度,需要正常的水质条件。
选择优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
建立控制措施
设置防疫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尽早进行并持续多轮,确保防御次数正确。
建立适宜的抗药措施,严格控制养殖抗药病毒的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减少病害发生。
清理水塘
保持水塘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废弃饲料、污染物及其他废弃物。
定期更换水塘中的水,保持新鲜,避免水质变质影响白虾生长繁殖。
使用加料
在饲料中添加抗性和微量元素,提高白虾的免疫力,使其对环境变化更加适应,缓解病害,提高养殖成活率。
日常管理与“五勤”
勤肥水:保持水质肥度,提供种虾饵料和虾苗开口饵料,减少磷肥等的使用,预防甲藻、纤毛虫等爆发。
勤调水:保证水质稳定,不出现恶劣水质,定期使用多元有机酸、氧生源、乳酸菌和EM菌调节水质。
勤改底:改善底质,减少底部毒素和耗氧物质,定期使用底润、底安等,提高池塘肥力。
勤消毒:定期使用噬菌蛭弧菌减少致病菌数量,预防细菌感染。
勤内服:选择优质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根据白虾的生长情况和摄食习性确定投喂量。
池塘条件与放苗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底部要有泥沙,周围用薄膜围起来防止天敌入侵。
放苗前进行池塘清理和消毒,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控制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
饲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每天投喂三次,选择优质饲料,根据白虾的生长情况和摄食习性确定每次的投喂量。
经常检测水质,包括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指标,并定期换水或加水,保持适宜的透明度和水质稳定。
疾病防治与日常管理
加强管理,定期使用抗菌药、抗病毒药等预防和治疗疾病。
经常观察白虾的生长情况和活动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做好池塘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适时捕捞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情况制定合理的捕捞计划,分阶段捕捞,保持大小渔获物供应,避免过度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白水虾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降低病害发生率,从而获得经济高效的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