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紫珠的养殖方法如下:
繁殖方式
播种:春季进行,种子无需处理,盆播后分栽,2-3周可出苗。也可在秋后随采随播,或取种阴干后装沙混拌悬挂贮存,翌年春播,1个月后即可出苗。
扦插:5-6月用半木质化枝条,易生根。夏季选健壮枝条,剪成5-8厘米插穗,插入细沙中即可,成活率极高。
生长习性
紫珠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太耐寒,怕风、怕旱。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5-25℃,土壤以红黄壤为好,在阴凉的环境生长较好。
浇水
紫珠不耐涝,对水分的需求不多,生长期浇水干透浇透,夏季除遮荫,还要节制浇水,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周围洒水,不要向叶面和叶心浇水。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
施肥
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的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在4-10月,每2个月施一次稀薄粪水,对紫珠生长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剂)。
修剪
紫珠栽培管理粗放,落果后剪去当年的枝,粗壮的留1-2节,每年可以结果。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病虫害防治
紫珠的特殊异香气味可能会吸引食叶性害虫,可以用敌杀等农药进行防治。锈病和白粉病也是常见的病害,可以用多菌灵等药物喷施。
园地选择与栽植
紫珠种植园地宜选择无水质、空气和重金属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风背西晒的旱土、天水田、二干田或坡地种植。11月-次年3月下旬前后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时期,栽植时要求苗正,深浅适度,踩紧根部土壤。株行距1.3米×1.5米,亩植1500株。
适时采伐
紫珠采伐最佳时期是已停止生长叶片未落之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他时期采伐不会紫珠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台湾紫珠,使其健康生长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