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草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放养密度
家养的长方形水族箱因体积较小,不宜多养,宜少不宜多。例如,在长为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7厘米长的小草金鱼6~8尾。直径为26厘米、高为13厘米的圆形玻璃缸,可养4~6厘米的小草金鱼4~6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
喂食
饲喂的都是富有养分的动物性饲料和白芝麻等。动物性饲料如水蚤、蚯蚓、黄粉虫、青虫、皮虫等。主要喂食的是蚯蚓和白芝麻。红、黑的蚯蚓都可喂。不要喂买来的劣质草金鱼饲料,因为这种饲料淀粉太多,养分差,不易消化,水质容易污染,草金鱼吃了养分不良,生长会比较慢,还容易得病。草金鱼只要吃的是简单消化的食物是不会撑死的。喂食一般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尽为止。否则会污染水质。
光照
最好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射1—2小时的地方,这样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起到防病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尽量做到鱼病预防为主,用药为辅。同时,由于光合作用,鱼体的颜色也比较艳丽美观。
换水
要常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换去许多,鱼儿不适应。保持水族箱中水质澄清至为重要。水中有充分的溶解氧鱼才能生长,长的快。否则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池塘条件
池塘应靠近水源,水质良好,交通便利,长方形池塘4~10亩为宜,深度在2~3米,池底平坦,进排水设施齐全且分开,增氧机按2~4亩/千瓦配备。每年进行清塘整修,排水清池,清理杂物、杂草,检查池埂裂缝及漏空并填平,修补进排水沟,检查进排水口防逃设施。清除过多淤泥,保持在10~20厘米,对池塘进行曝晒、消毒。
鱼种投放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鱼种,最好自己培养、驯化。放养模式以金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鲢、鲫鱼等,不养鲤鱼。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状况、饲料供应和养殖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池塘可放养金草鱼苗500~1500尾,具体放养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放养时间宜选在春季或秋季,水温适宜时放养。放养前应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饲料投喂
使用金草鱼专用饲料,要求蛋白含量高、鲜嫩、不变质。也可以使用小颗粒饲料或青饲料。投喂次数与量:根据季节和鱼体大小调整。3~4月每天3次,5~9月每天4次,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投喂量以80%的金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饲料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坚持“四定”投喂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鱼群能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金草鱼的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水质管理
由于金草鱼食量大、排泄多,要经常加水和排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通过科学的养殖和投喂饲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金草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从而增加养殖效益。定期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适时开启增氧机,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和阴雨天气,以防止水体缺氧。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疾病预防
鱼病以预防为主,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的预防上,严格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消毒关。在放养鱼种前一周,放水20cm,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