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的饲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湿喂法
使用水或汤将粉料拌湿后饲喂,也可以将青料切碎混在一起。
湿喂的干湿度要适宜,以手指合拢挑得起、指缝间有渗水为宜。
湿料适口性好,适合小规模饲养,但缺点是费工、费时且不卫生,易变质和浪费。
干喂法
饲料不经调制直接按时饲喂,这种方法省工、省时且不易变质、浪费,适合各种规模的饲养。
定时饲喂
根据日龄大小和生长发育要求,将配合好的日粮按规定时间分为若干次饲喂。
雏山鸡出壳后到4周龄时,每日喂5次;5-8周龄时每日喂4次。
每次给料量要使全群山鸡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不足或过剩都不妥当。
自由采食
将饲料放到饲料槽内任其随时自由采食,一般将饲料调制成粉状干粉料方式饲喂。
这种方式能使鸡群较均匀地得到饲料,避免弱鸡抢不到食的现象。
饮水管理
必须给山鸡不间断地供给清洁饮水,保持饮水充足且清洁。
转群与分群
在山鸡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以便分群饲养管理,达到均衡生长。
科学配料
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饮食比例,例如雏鸡阶段饲料要精细些,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随着鸡长大,逐渐增加粮食蔬菜的占比。
产蛋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
防疫与卫生
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及时隔离和治疗疾病,保证鸡舍干燥清洁。
光照管理
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例如种鸡需要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肉用鸡则可以通过增加夜间光照来提高生长速度和脂肪沉积能力。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足够的空间、干净的栖息地和适宜的温度,以及经常移动鸡棚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饲养山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