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养殖牛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牛蛙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技巧:
投饵
幼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食一次,投喂量占体重的6%~12%,饲料要求新鲜适口,颗粒大小应与牛蛙个体相适应。
成蛙:每天晚上投喂一次,投喂量占体重的3%左右,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
饲料种类:鲜活饲料(如小杂鱼、蚕蛹、蚯蚓)和干饲料相结合,投喂时应从空中抛丢入浅水处,以顺利驯化牛蛙的食性。
调温
温度控制:室内应放置两支温度计,每4小时观测一次水温和气温。冰冻天气中,室温很低时,应加大炉火,晚上和白天的温度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当气温升高后,应用冷水喷雾进行降温。当温室中的水温高于气温5℃以上时,室内会产生雾气,此时应开电炉或煤炉进行收雾处理。
进室
清洗和调试:在牛蛙进室之前,应对温棚进行全面清洗和调试,清除病原菌和污物。当室外温度很低且牛蛙处于冬眠状态时,应将室温降至与室外温度相近,以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牛蛙发病。进室后的一周内,逐步升温至22~28℃之间。
换水
水质管理:温棚养牛蛙密度大,温度高,水量少,容易造成水环境恶化。每天喂食前清除杂物、残饵,换水1次,以改善牛蛙栖息的生态条件。每天坚持巡池,做好养殖池塘各种环境的记录,定期用生石灰对牛蛙池进行消毒。
分级饲养
养殖密度:大棚饲养牛蛙,生长速度很快,当牛蛙个体相差达到2倍时,且供食量不足时,会出现大吃小、强凌弱的现象。因此,要做好分级饲养,确保每只牛蛙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生长空间。
日常检查
健康检查:定期检查牛蛙的身体情况,如发现烂皮、红肿、水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防治。如发现牛蛙皮肤上有伤口,则证明温室潜入了鼠、蛇、猫等敌害,应立即捕杀。
温棚建设
选址:温室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和地下水温较高的地方。温室大小应根据生产需要而定,以每平方米半年生产牛蛙15千克作计算标准。温室要坚实保温,高1.8~2米,上盖水泥预制板,再加土35厘米左右保温。室顶、四壁均需粉刷清缝,池底夯实后铺水泥浆,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池底,倾斜15~20度,便于排污、加温和喂食。温室四壁距地50厘米的区域均应用水泥沙浆涂抹厚实,以适应关水的需要。门窗应加贴两层薄膜保温,在温室南北两墙离地1.5米处各留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活动气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温棚中养殖牛蛙,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