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海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苗种选择
苗种主要来源于海洋捕捞,人工育苗较少。
选择健康、无破损、规格整齐的苗种,一般每斤20粒左右。
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清洁,使用筐装运。
养殖环境
养殖区域应远离其他贝类,选择相对平整的地方,用围网围起,面积约为5-6亩。
围网中间要分散插有小竹竿,以便高温缺氧季节海螺上爬呼吸。
定期清洗围网,保证内外水源对流畅通,确保有足够的藻类,缩短养殖周期。
水质管理
海螺适应的海水理化指标包括:盐度10‰-30‰、PH值7.5-8.8、亚硝酸盐0.10ppm以下、透明度30cm左右。
水温在10-35℃时海螺生长较快。
定期检查水质,防止底泥发黑,引发病变,及时使用粒粒氧和底改剂。
喂养管理
海螺食性广,饲料以小鱼、小虾和低价贝类为主,同时注意水中硅藻含量。
日投饵量根据池塘水质而定,硅藻缺乏时多投饵,反之少投。
每2-3天检查一次海螺摄食情况,防止投饵过多造成底质恶化。
定期使用EM调水王等生物制剂,调整水质,保持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
养殖后期管理
中后期投喂的低价贝类相对较大,可以选择池塘其他地方放养。
定期检查海螺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爬杆现象,增氧和调整水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南方海螺,提高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