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鸡雏怎么养殖

本地鸡雏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育雏前的准备

清扫和消毒育雏舍,确保用具如料盘、饲槽、饮水器等干净卫生。

预热育雏舍,使室内温度达到32℃左右,并提前3天生火预温。

准备饲料、药品及疫苗,确保营养全面且易于消化。

温度和湿度控制

雏鸡舍第一周温度应保持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至室温。

湿度方面,1~10日龄保持65%~70%,10日龄后保持在55%~65%。

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中午要进行通风换气,冬季则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饮水和开食

雏鸡出壳后应先饮水,水中可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利于卵黄吸收。

1周龄后饮用自来水,保证水清洁不断水。

开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3日龄后逐渐换为配合饲料。

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5~6次,46日龄后4~5次,每次不宜过饱。

光照管理

雏鸡需要充足的光照,1~10日龄每天24小时光照,之后逐渐减少至16小时。

光照强度维持在10勒克斯左右,注意避免直射阳光。

疾病防控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制定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保持鸡舍环境卫生,适时投喂药物预防常见疾病。

注意观察雏鸡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饲养管理

饲料选择要合理,根据雏鸡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拥挤,确保每只雏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

日常护理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使用高效持久的除臭消毒剂。

观察雏鸡行为,及时处理雏鸡之间的争斗和异常行为。

提供足够的水槽和食槽,确保雏鸡随时能够饮水和进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本地鸡雏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成鸡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