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4℃~28℃。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
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饲养技巧
养殖池应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消毒处理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以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养殖池在放养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例如用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
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疾病防治
每天换水一次,及时清池排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6~10月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预防大鲵发病。
常见疾病包括腹胀病和脊椎弯曲病,治疗方法包括改善水质、停食、注射抗生素等。
分池饲养
随着苗种的生长,会出现大小差异,因此要将规格大小不同的苗种分开饲养,以保持同一池中成鲵规格整齐。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养殖大鲵,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