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人工养殖牡蛎

人工养殖牡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滩涂播养

场地选择: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播苗季节:通常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合,生产上最迟可以在5月中旬播苗。

播苗方法

干潮播苗:退潮后滩面干露时进行,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

带水播苗: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

播苗密度:优等滩涂每667平方米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筏式培养

场地选择: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

养成方式

吊绳养殖: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分隔,吊养于筏架上。或将固着存有蛎苗的贝壳缠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捏缠中,垂挂于浮筏上。

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

插竹养殖

方法:将竹子插入海底进行养殖,竹子长度控制在1.5米左右,直径在10cm以上,接触海泥的地方用绳子围绕起来进行加固,适合在软泥较多、海水流动缓慢的海底养殖。

延绳养殖

方法:使用绳子和漂浮物进行养殖,绳子两头固定在海底深处,中间用于养殖生蚝,适宜宽度为40-50米,每隔2米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漂浮物,绳子长度为3-5米左右。

立柱养殖

方法:将蛎苗固着在水泥柱上,然后将其悬挂在海底或筏架上。

栅式养殖

方法:在水深2~4米、风浪平静处设置固定栅架,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为固着基,成串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米,串间距0.5~1米。

蛎、虾混养

虾池选择: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米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

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平方米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海区条件、养殖经验和资源情况来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