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鹌鹑的养殖主要包括饲养环境准备、日常饲养管理、饲料配制与喂养、选种与配种、孵化管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饲养环境准备
场地选择与建设: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干燥、排水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场区布局合理,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鹌鹑舍建设要满足保温隔热、通风换气和防鼠防鸟的需求,一般采用层叠式或平养式笼养。
设施配备:鹌鹑舍内应配备自动饮水系统、料槽、照明设备、温湿度调控装置及必要的消毒设施。料槽和饮水器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日常饲养管理
温度与湿度控制:雏鹌鹑育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5-37℃,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直至脱温。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产蛋期保持稳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每天16-18小时。
光照管理:光照对鹌鹑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有重要影响。育雏期光照时间可适当延长,促进雏鹌鹑采食和活动;产蛋期则需保持稳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密度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鹌鹑健康生长的关键。一般每平方米笼养面积可饲养成鹌鹑50-60只,具体根据鹌鹑品种、生长阶段和饲养条件灵活调整。
饲料配制与喂养
饲料配制原则:鹌鹑的饲料应营养全面、均衡,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饲料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杂质,合理搭配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具体饲料配方:
雏鹑:1-10日龄以米粒大小为宜,洒料厚度0.5cm,面积不宜过大。饮水器型号越小越好,防止湿毛。
7日龄后:换用饲槽饲喂,饲槽长40cm、高3cm。
产蛋期:饲料配方为玉米50%、豆粕27.5%、麸皮5%、石粉3.5%、骨粉5%、进口鱼粉4%、植物油3%、磷酸氢钙1%、微量元素1%。
选种与配种
选种:选择眼大小适中、颈细长、头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的鹌鹑。雌鹑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克;雄鹑体重120~130克,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
配种: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交配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宜,交配后受精率最高。
孵化管理
种蛋选择:选择三个月以后的鹌鹑所产的蛋,种蛋要求清洁、大小适中、重量12-13克。软壳蛋、薄壳蛋等不能作为种蛋。
种蛋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0毫升福尔马林和40克高锰酸钾密封熏蒸30分钟。
孵化条件: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相对湿度65%左右。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尖嘴鹌鹑,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