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草怎么养殖

牛尾草的养殖方法如下:

播种

播种时间:春、夏、秋均可播种,但以秋播为佳。

播种方式:可以条播或撒播,行距30~50厘米,播深1~2厘米。

混播:可与三叶草属和苜蓿属的牧草混播,建立放牧场;也可以与猫尾草(Phleumpratense)、鸡脚草(Dactylisglomerata)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等混播建立采草场。

单播播种量:每亩1.5~2公斤;建立种子田每亩播量1公斤。

林下或荒坡地栽培

土壤要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肥沃地块产量更高。

施肥: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约4000千克,深翻地25厘米以上,土块打碎,清除石块,做高畦,畦宽1.8米,沟深10~15厘米,浇足底水。

播种:将发芽的种子按株行距10厘米乘以10厘米栽于沟内,覆土3~5厘米。

保湿:上盖草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保湿,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草苫。

遮荫:幼苗长至8~10厘米时,进行适当的遮荫。

杂草管理:不是与幼苗争光、争水、争肥的杂草不要过早清除,给幼苗创造一个阴凉、湿润的环境。

搭架:当幼苗长至20~30厘米,出现卷须时,需考虑搭架,使其攀缘生长。

施肥:在牛尾菜生长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采收情况适度补充肥料,有机肥和化肥应交替施用。

冬季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

主要用途:主要以食用嫩茎叶为主,培育优质的茎叶和嫩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牛尾草,获得高质量的牧草资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