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多只蛙的方法如下:
养殖池建造
成蛙池:适合养殖成蛙,面积可大些,如天然积水池、坑塘、鱼池等。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
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缓,供蝌蚪栖息。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沟畦池为宽8.4米、长10米、高1.1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
种蛙选择
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
幼蛙饲养
初期用鲜活诱饵料(如小鱼虾、蝇蛆、蚯蚓等)喂2天,之后逐渐增加人工饲料的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
成蛙饲养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如人工培养的蚯蚓、蝇蛆、红虫、球藻水蚤等。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菜子饼、米糠、大豆粉、鱼粉等。
环境要求
选择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养殖池应加设网纱防止青蛙逃逸。
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池塘,检查青蛙健康状况。通过控制水质、温度、饲料等因素,确保青蛙健康生长。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防止疫情传播。
投资成本与收益
投资成本包括租赁场地、购买设备和种蛙等。收益方面,牛蛙可以作为食用蛙或观赏蛙出售。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确保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且远离污染源。
合理饲养管理: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养殖环境,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
疾病防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青蛙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多只蛙,并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