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庭院养殖泥鳅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深约1米,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水泥抹光。
池底应设有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施,防止泥鳅逃逸。
在池边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藕、茨菇等,以提供遮阴和改善水质。
放种
投放的泥鳅种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活动力强,规格要整齐。
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水面500-750克,具体数量根据池塘条件调整。
投放前,泥鳅种应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15分钟。
投食
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可以投喂牛粪、米糠、麦麸、蝇蛆等,也可以投喂动物内脏、猪血粉、蚯蚓、螺蚌、小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菜叶、麦麸、米糠、豆粕、豆浆等植物性饲料。
投喂量应根据泥鳅的采食情况调整,一般日投3次,保证饲料新鲜且均匀分布。
施肥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有机肥,如畜禽粪便、沼液及沼渣,但要注意不要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捕获
捕获时,可以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确保池内有足够的鳅苗。
注意在初冬水温降低时,泥鳅会停止进食并入泥冬眠,因此要留意水温变化,适时捕捞。
管理
定期检查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和病鳅,保持水质清洁。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增加换水频率,每隔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二分之一。
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持水温,如加深水位或使用加热设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庭院中成功养殖泥鳅,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