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鹌鹑怎么养殖

雏鹌鹑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要点:

接雏前的准备

育雏室消毒:在进雏前彻底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密闭熏蒸24小时。

温度控制:育雏室必须提前五天试温生火,确保室内温度达到要求。1-3天温度为38-39℃,4-5天为36-37℃,6-10天为35℃,10天后为30-32℃。

饮水器准备:饮水器型号越小越不易湿毛,1-7日龄饮凉开水,水温37℃,1日龄添加0.01%高锰酸钾水自由饮用。

接雏后的管理

初次饮水:雏鹌鹑出壳后,先饮水,第1次饮水的水温最好是35℃左右的温水,水槽要浅,防止雏鹌鹑掉入水槽。

开食:一般在出壳20~24小时开食,把料放在料槽让雏鹌鹑自由采食,每天加料二三次,保证有足够的吃料位置。

温度控制: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要确保温度稳定,避免忽高忽低。温度计所示温度高低不是唯一标准,主要看幼鹑的精神状态。

湿度控制:育雏期前五天注意保持室内湿度以防幼鹑脱水,可在地面洒上些清水。

通风换气:育雏室要经常保留一定的通风量,特别是阴雨天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日常护理

饲料选择:饲料不能太粗,1-10日龄以米粒大小为宜,洒料要薄厚适中,避免迷眼。

分群饲养:3周龄以后的仔鹑,应根据外貌特征进行雌雄分群,避免啄癖或交配引起的骚动和损伤。

限饲:为防止种鹑和商品蛋用鹑的性早熟,提高产蛋量和种蛋的合格率,必须适当限制饲喂量及降低蛋白质水平。

清洁卫生:做好防疫接种和清洁工作,及时打扫卫生,更换垫料,及时消毒。

疾病防治

饮水消毒:2-3日龄每天饮青霉素1次,每次用量为1000只幼鹑80万单位青霉素8支。

药物预防:5-10日龄为预防鹑白痢发生,每天饮痢特灵水一次,每斤水加痢特灵一片(100毫克痢特灵片)。

脱温

脱温时间:根据季节和雏鹑动态决定脱温时间,一般春秋育雏14天左右,夏季4~5天,冬季20天。

上笼饲养

上笼时间:15天后上笼饲养,以防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雏鹌鹑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